所謂「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強反應」 ( 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; ADE) 在登革熱感染上非常有名,意思是第一次感染登革熱後身體的免疫系統所產生的抗體,其中非中和性抗體在人體被第二次登革熱病毒(不同型別)感染時,和抗原結合,但此時這些非中和性抗體不但無法消滅抗原,反而形成「抗體—抗原複合體」,此複合體可能產生更嚴重的發炎反應導致休克,或影響血液凝結的功能導致出血。
疫苗的的作用是欺騙身體的免疫系統,讓免疫系統認為身體被感染產生抗體。用人為的方式讓身體接受病毒某部分蛋白質,產生不完全的感染,可以產生抗體但不會真正生病。若產生中和抗體可以消滅病毒抗原,若產生非中和抗體則容易在第二次感染 (不同型別)時引發 ADE 反應,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。
理論上在製造武漢肺炎疫苗時,疫苗廠應該會特別設計避免 ADE 反應,但大量接種在不同體質的人身上時,是不是能完全避免,目前還需要觀察。
此外,武漢肺炎病毒是RNA 病毒,本來就容易發生變異,所以不同時間點感染到的病毒可能會有小變異,等於是不同型別的武漢肺炎病毒,這也是我們會擔心出現 ADE 反應的原因。
還是要強調,全民共同做好防疫,我們可以好整以暇觀察其他各國大規模接種疫苗後的反應,選擇出最安全、最有效果的疫苗來使用。
「李秉穎說,武漢肺炎(2019冠狀病毒疾病,COVID-19)的致病機制和登革熱很像,感染後可能產生不太好的抗體,下次感染時症狀非但不會減輕,反而可能增加重症風險;正因如此,輝瑞、莫德納的疫苗都特別針對不好的抗體做特殊設計,避免類似狀況出現。
他指出,如果沒有特殊設計,直接利用整個病毒下去做疫苗,接種後可能出現「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強反應」(ADE),不僅無助於預防感染,感染後還有更高機率演變成重症,過去登革熱疫苗就曾出現過類似狀況,風險不容小覷。」
新聞連結:
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firstnews/202012170150.aspx